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
可14:71
马可很小心地把这时耶稣在內院起誓和彼得在外院發咒起誓的事并列作一个对比。 耶稣说自己是弥赛亚、神的儿子;彼得则否识他认识耶稣。那是严肃,认真的起誓。而就在那时,马可记载鸡啼第二遍。彼得的良心大大地责备自己。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根据马可的记录,“就哭了”。在希腊原文中此处的用词其实是非常强烈,意指彼得出去后在羞愧痛悔中,倒地痛哭失声;想到自己做的事,悔恨如潮水般涌入他的思绪。
我们可以看见马可记录这事件时存心将这两方面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福音书的记录中,这一段经文最引我深思,因为作者很谨慎地把相关的状况并排,好叫我们看到其中的对比。这一边,有一群忌恨耶稣的祭司。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耶稣的诽谤、苦毒、恼怒、和嫉妒,如同毒蛇口中的毒液。一旦将耶稣定罪,他们的苦毒就以唾弃和捶打的形式喷发出来。另一边,有一个全心全意爱耶稣、甚至定意要护卫他至死的人。但是,在这个危险的时刻,他辜负了耶稣。他甚至否认自己认识耶稣。
马可为何将这两方面的发展并排呢?因为他要我们明白,这两边表达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人性的不可靠,在圣经中称为肉体、血气。那些祭司们是一群属肉体、血气的人,他们按照世俗的方式生活,追求身份、名譽、和地位。耶稣的作为威胁到他们地位,因此激发了他们对耶稣的恨恶和怒气。这是肉体血气的反应。人人都知道恨恶、怒气、和暴力都是错误的反应。但是同时,马可也要我们明白彼得那出于肉体、血气的爱也不正确。彼得的爱也是肉体的反应,是依靠人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所支撑出来的表现。这样的爱一遇到危机,并不比祭司们的苦毒恼恨更显得有益。仁爱、忠诚、和信实,如果是建立在人极其脆弱的意志根基上,就毫无意义。
在这段经文中,最让人怀有希望的记载,就是彼得的眼泪。祭司们没哭。但是彼得,在他否认耶稣之后,倒地失声痛哭。在神国度里,失败绝对不是事件的终结。彼得的眼泪开启了他生命的另一个篇章。在他学到这么深刻而又有益的功课之后,耶稣回来将他从失败悔恨中释放出来,重新建立他的生命。
父啊,我的生命中也会有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会像彼得一样,做我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否定那救赎我的主。求你让我明白,我不能靠自己的肉体、血气来完成你的工作。
生活实践
当我们面对那按人的本性看来可预期的失败时,我们是否就陷在沮丧和徒劳中?我们有什么出路呢?